志存高远争一流 开拓创新铸辉煌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6日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是鹰城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优秀群体、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省级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省级节水型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河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示范点,连续多年获得全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光环和荣誉,让这张名片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近年来,市一中高考一本上线人数逐年增加,整体高考成绩保持了稳中有升。2014年高考,一本上线678人,2015年高考,一本上线731人,2016年高考,一本上线749人。20159月,在市政府召开的教师节表彰会上,市一中获得“2015年高考质量奖”,被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2017年高考,市一中学生薛邦烁以663分获全市文科第1名,位居全省第9名,李熠辉以655分位居全省第15名;王一川获全市理科第1名。文理科报考1180人,一本上线共918人,一本上线率77.8%,位于全省前列。今年市一中被清华、北大录取7人,被复旦大学录取6人,被上海交大、中科大等985院校录取201人,考入211以上院校已达547人。

    在日益激烈的高考竞争中,与郑州等城市的热门高中相比,一个没有区位优势,没有生源优势的学校,是如何屡创佳绩,在中原教育大板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成功的秘诀何在?日前,记者走访市一中,探寻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成功之道。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漫步在市一中校园,绿树成行,花草茂盛,池水荡漾,环境幽雅,井然有序。学校教学楼、办公楼气势恢宏,公寓、餐厅等配套建筑错落有致,田径场、篮球场上洋溢着青春活力,校史馆、阅览室、宣传栏等意蕴丰富,校园文化墙上“孔融让梨”、“岳母刺字”、“三人行必有我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文房四宝”等内容图文并茂,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突显出学校独特的文化品味。

    市一中创建于1956年,是我市城区建校最早的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81人,63个教学班,在校生3800余人。作为一所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的名校,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市一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取得了令全市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在高考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主线,市一中创新办学理念,明确提出教育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理念,根据学生需求精品化、差异化和社会需求多样化的特点,不断开阔办学思路,创新培养模式,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求。

理念先行,创新制胜。近年来,学校把新的教育理念不断融入到办学模式之中、课堂教学之中、管理制度之中……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如今,学校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注重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转变为注重多渠道育人、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由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转变注重师生合作、促学生提高的多阵地教学;由注重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转变为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由注重理科的单一发展转变为注重文理并举、创新培养、国际化的多元化培养;由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学为主转变为评价教师的教学教研全面发展;由注重教师的个体发展转变为注重专家名师引领的教师群体发展。

    先进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学校形成了“规范化、品牌化、多元化”的办学特色,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了“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课程丰富多样,教学方式灵活、管理规范有序,评价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建章立制规范办学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为规范办学,不断提升办学品质,近年来,市一中在规范化管理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取得很好效果,促进学校进一步健康发展。学校制订了《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通过规范化管理和多元化办学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从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章程》经第十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市教育局又予以核准、备档,并开始实施;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岗位工作职责和《年度评议方案》、《工作绩效考评办法》等项规章制度相继完善印发;学校成立专家委员会,参与学校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重大决策;成立课题评审委员会,进行论文、课题、赛课等学术竞赛评审;实行部门预算、学校集体采购制,加强财务管理,解决了学校、学科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规范化办学的道路上,学校目前已形成有章可循、制度完善、责权清晰、奖惩分明的规范化管理体系,让规章制度引领师生的行为方向,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有规可循,依章办事。

  

创新教学狠抓管理  打造一流师资团队

    立德求真是教师职业之基、生命之魂。在学校的发展中,市一中始终把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放在首位,突出服务意识,尊重教师,服务教师,创新管理模式,多方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各尽其才、砥砺奋进,一心一意搞教学,无怨无悔为教育。

1.实行年级管理模式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市一中根据各年级教学特点,创新管理模式,改变原来学校统一管理的模式,重心下移,实行年级管理,除重大问题需要向学校汇报外,年级有权力处理本年级关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考试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教研室学科建设和教研组学科教学。

    此举提升了教师的内在动力,老师们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利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引起共鸣,形成共识,建立新知。课堂教学愈发生动活泼,气氛活跃,学生们常常热烈探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2.实施教师培养工程 坚持依名师塑名校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兴衰成败。市一中积极开展校级教研会、教研室教研会、教研组教研会三级校本教研规划,紧紧围绕这三个层面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解决学校、学科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实施“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名师”和“教师教育专家”五个梯级的教师发展工程,给教师空间,使每一个教师朝着自己的梦想,凭智慧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成名之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学校全力构建中原名师工作室、市级名师工作室、市一中名师工作室“三级名师工作室”制度,目前除“中原名师工作室”正在创造条件争创中外,已有7个学科的市级名师工作室,组建了10个学科的校级名师工作室,促进了学校优秀人才的培养,一大批优秀老师成长起来,开始以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教育家的智慧影响学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

    学校还连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实行“三级赛课制”,即初赛以教研组为单位举行,复赛以教研室为单位举行,决赛以学校为单位举行,增加了赛次,磨炼了青年教师的基本功。三级赛课机制已成为学校培养青年教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兄弟学校前来学习观摩。

3.开发“三库”建设工程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学校率先实施电子教案库、导学案库和题库“三库”建设工程,各个教研室已经基本完成电子教案库和导学案库的建设工作,题库建设工作也接近尾声。“三库”建设工程在教育教学、学生备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正在与科研机构结合,对“三库”网络平台进行了整合、丰富和完善,基本建成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数字平台。如今,教师使用电子教案,进行网上阅卷,充分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弘扬爱岗敬业精神

    为提高教职工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完善教师自身形象,市一中建立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师德考核制度,制定师德考核具体实施办法,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师德奖惩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评优奖励等关系教师职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有制度、有措施,学生评教机制完善;定期开展师德师风评选和表彰活动,形成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氛围。

学校大力弘扬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的自律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塑造学生,达到育人的目的。近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学生典型,常耘被评为我市教育系统唯一的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井献志、褚现中等被评为特级教师,李红岩等被评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孙洪涛、兰民光等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赵春丽被评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并和李英春一起被评为“鹰城最美教师”,高春娇等14人被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何向丽等37人被评为市级名师,张春阳等15人获得全市教育系统教学技能大赛高中组特等奖,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孙洪涛、张文轩、曹伟兴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田启悦、袁田、李海滨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生,李会苹被评为河南省学雷锋先进个人。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不是强迫,而是引导;不是灌输,而是浸润;不是施压,而是影响。它不是让学生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帮助他成为应该成为的那样的人。市一中正是以这样的育人思想,通过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为牵引,按照国家课程的八大领域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在充分研究当代社会发展态势和学生多元发展的基础上,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结合教师特长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开发能适应不同学生个性需求的校本课程,丰富课程的多样性,增加课程的选择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形成切合新课程教育理念和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体系。

1. 以生为本全员参与 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秉持“贴近学生、关联学科、渗透高考、彰显特色”原则,践行“以生为本、全员参与”理念,学校先后开发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养、艺术修养、信息技术、学科拓展”等类别的校本课程和教材,开设了竞赛辅导班、自主招生辅导班和体育、艺术、音乐、美术、心理等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各类选修课程,出版《一目四案》、《高中古诗词鉴赏》、《追踪生物科学探索的步伐》、《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毽球运动》、《侃地理》、《趣事妙语说哲学》等教材47套,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奠定扎实而全面的学科基础、提升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2. 搭建舞台展露才华  助力学生放飞梦想

    加强社团活动课程建设,在多样化发展中,学校为培养学生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制定了《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社团联合会管理章程》,为每个社团配备了至少一名指导教师,并将每周三下午第四节作为常规的社团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定期开展社团文化周、“英才杯”辩论赛、晨光杯体育比赛等,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华及社团活动成果的舞台。

    除了课外文体类社团外,学校最大的亮点是设置了与高中课程接轨的社团化课程。英语戏剧社的莎士比亚话剧课,快乐化学社的趣味实验课等,均由专业教师授课,学生灵活自主选择上课。由此,学生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形成合力,学生的社交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我个性与潜能的发展。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成立了200多个学生社团,其中被评为校级优秀社团65个,市级优秀社团19个,省级优秀社团2个。

学校重视学生体育艺术素质的培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体育艺术节,每年举办一次秋季田径运动会和“校长杯”足球比赛,定期开展书画名家笔会、集邮邀请展、书画比赛以及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让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大的提高,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3.开发“三体合一”课程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校积极开发“三体合一”创新教育课程,以“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融入创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的构成、兴趣与潜能的匹配,让学生将创意和设想变为现实成果。学校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近年来,已有101项发明创造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4.点点细雨滋润心田 德育之花飘香校园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近年来,学校积极创新德育管理模式,以活动为载体,重视榜样引领,创新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实施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积极开发学校德育公开课、年级学生例会教育课和班级德育课,把每个层级的德育课提升到校本课程的高度,实现了德育工作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创新引进“开讲啦”青年励志公开课模式,邀请校内外各行专家、教师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学习、工作、生活的感悟,让学生“与人生对话”,给予青春期的学生们以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力量。

 

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拓宽学生成才渠道

1.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改善学校办学环境

    近年来,学校多渠道优化办学条件,改善教书育人环境。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市一中筹措资金,加大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了儒家文化墙,新建了校史馆,改建了图书馆;装备了录播教室,教师更新笔记本电脑,教学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力促进了学校发展。

2.践行因材施教理念  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丰富办学形式,践行因材施教理念。学校通过成立珍珠班,使“爱心做人、信心做学”的理念得到了弘扬,结合学校创新教学的办学实际,形成了“爱心教育、创新教学”的办学特色;

    20149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创办了国际班,不断探索高中国际教育的方法,先后聘请了5名外籍教师,开设了十多门美国高中课程,并强化学生英语口语教学,满足了有出国深造愿望学生的发展需求;

    20155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创办了创新实验班,利用专家讲座、开设科技创新项目、小班教学等形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激发学生无穷潜力,助力更多学子扬帆远航;

    学校现已形成创新实验班、珍珠班、统招班、国际班四个教育教学单位,形成“四位一体”办学特色。多元化的办学形式,为学生搭建成长立交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3.实施精准教育帮扶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市一中多途径推动交流帮扶,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学校创新帮扶模式,帮扶平顶山一中新区学校高中部,支持市一中初中部(原市育才中学),与市二中合作举办了4个联合实验班(已经顺利毕业),与市十三中开展结对联合办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学子受益。该校持续开展支教活动和联合教研活动,先后向舞钢二高、郏县二高、鲁山二高等学校派去支教教师;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积极组织兄弟学校教师,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科研成果、经验向薄弱学校推广,更好地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实现了优势共享、协同发展的目标。

市一中校长胡彦军说,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市一中肩负着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的厚望和重托,承载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希冀和梦想。61年的发展,市一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市一中不会满足现有的成绩,而是要把成绩作为鞭策自身的动力,只有不断地超越,才是学校存在价值的体现。学校领导集体及全体教职工将继续迈着坚毅、沉稳的步伐,走在前进的路上,去迎接每一天的朝阳。  

市一中正展开腾飞的羽翼,放飞瑰丽的希望,谱写绚丽的乐章,描绘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上一篇:学校概况[ 03-08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